63号 孤立无援的成熟
现在再想来,原来是那段孤独到已经超出自己所能承受的极限的时光,为我之后不断地、较之他人轻松快速地成熟奠定了最为厚实而宝贵的基础。
高三的那一年,一个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让我从千军万马的普通高考生队伍中走出来,沿着一条泥泞不堪的路,走向看似人数较少又轻松自得的艺考生的队伍。
那时候的我,根本没想到,沿着这条路走的我,将会多么孤独。更不会想到,我会在这条路上完全依靠自己去思考、摸索、吸取那么多同龄人无从得到的经验。也根本不会想到,原来这条路也通向成熟。
一直以来,我的成绩都是中等的水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仿佛都快要被浸没在既乏味又漫长得没有尽头的高三里,对未来一片迷茫。
但是看电影和写作的这两个棱角并没有被声势浩大的高考所抹平,该坚持的我始终都坚持着,直到有一天我了解到原来传媒类艺考中的编导专业所考的内容,多数都与电影和写作有关,于是我便和家人简单地表达了我的想法,在临近报考日期截止的时候,挤进了艺考的队伍。
因为自己的城市没有编导类的艺考辅导班,也为了尽量减少对文化课成绩的影响,所以我只有在每个周末辗转两辆车去A城上课,有时出门晚了,便只能坐火车过去,再打车去学校。每次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感受最深的就是大巴车生硬的颠簸、绿皮火车的脏乱和异味,还有车里各式各样的让自己心情无比浮躁的嘈杂声。
其实所有艺考生的精力都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放在自己的专业考试上,另一部分则放在路途上。
公交车、大巴车、黑车、出租车、火车、地铁等各种交通工具在艺考生涯中使用的频率分外的高,而且多数学校都是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作为一名艺考生,你必须还要精通这些交通工具之间的灵活转换,计划好时间以做好衔接。
有些远一点的学校,还得坐飞机,或许你上午刚从B城的学校考好试,下午又得飞到C城,先安顿下来,准备明天的考试。
因为假如你今天人在B城,而明天上午有一门在C城的学校的考试,那么如果你明天一早再出发去C城,几经辗转后放下行李、到达学校,再找到具体的考试地点,还想要保持良好的状态的话,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作为一名艺考生,必须学会合理地规划时间,否则你赶到考场的时候,要么早已是精疲力尽,要么是考试时间已经过去一半了,更多的是你迟到十五分钟后,便不得进入考场,这也就意味着你之前的努力都是白费的了。
而这仅仅只是艺考中赶路部分的经验,还有许多更为复杂的难关等着艺考生去闯,去碰壁,然后再总结经验,以备后用。作为一名艺考生,这其中的过程必然是孤独而痛苦的,但同时也是让你的能力能够得到螺旋式的上升,让你的心智得以迅速地成熟。
从小学到高中,我一直是走读生,没有独立生活的经验,也没有独自出过远门,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便是寻求父母的帮助。
因此,去D城的E校校考的那段经历,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是超越自己的极限的孤独,第一次完全依靠自己总结考试期间的各种经验教训,同时也为我今后的不断成熟打下坚实的基础。
E校是一个新建的校区,在D城的郊外,因为位置比较偏,学校及周边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尚未完善,所以对于第一次要独自出门、独立生活好几天的我来说是不小的考验。
火车下来后辗转了两辆地铁,地铁下来后差点坐错公交车,后来我才知道原来D城的2路公交分为B2、B2区间、B支2这三种十分相似但线路完全不同的情况。没有一点经验的我只能完全依靠导航的指示走,但幸好导航显示下了公交车后换乘另一辆便可到达E校。但是由于E校刚建不久,往那里去的乘客很少,因此每一班车的间隔时间都要一个小时左右。
这时,有个司机开了一辆面包车停在站台前,拉开车门对我和另外几个似乎也是去E校考试的学生及其家长说:“你们是去E校的吗?公交车要一个多小时才一班,刚开走一辆,你们一人给我十块钱,我拉你们过去。”
我看着身边的人默不作声,因为我知道黑车不安全,但是天色已晚,再等下去也不是办法,可我又不敢一个人坐,因此,如果大家都坐的话相对而言就安全一点,也能有个照应,所以后来我看见大家都上了车后便也上了车,还特意坐在靠车门的位置。后来我和朋友说起此事的时候,他问我:“你有没有想过那些上车的人是黑车司机的托?”不禁把我吓出一身冷汗。
等我到达学校的时候,登记报名的地方已经排了很长的队伍了,我来不及找宾馆放下行李,拖着箱子便排进了队伍。当我排到队伍的中间位置的时候发现有个别前面的考生匆匆离开队伍,似乎要去办什么事情,过了一会儿才回来。
这让我不免有些慌张,因为多数考生都有家长陪同,如有什么事还能让家长帮自己排队,而我父母工作忙碌,我也没好意思让他们特地抽出几天时间来陪我考试,因此如果报考的时候还有别的事要做的话,那等我回来时又得排在队伍的最后面了。不过幸运的是,原来登记的时候需要身份证和报考证的复印件,而我在来之前已经把这些都准备了好几份,就免了再去复印的麻烦。
晚上的时候,学校贴出了考试信息的公告。
由于光线比较暗,所以想要记下自己的考试信息,就最好有身边能有人能用手机帮自己打一下灯光。我站在人群的后面,看着前面三三两两的考生,也用手机开着灯帮他们提供一下光亮。可没想到的是,当轮到我要记录的时候,身边的人都已经走了,无奈之下我只能自己给自己打灯,心想着先拍下照片,待会儿再细细地看。
可意料之外的是,当我打开相机时,闪关灯就不能使用,当我先打开闪光灯再打开相机时,闪光灯就自动关闭了,总之两者不能同时使用,而相机的夜间模式拍出来的图片也是一片漆黑,根本看不清楚公告上的内容。
我环顾四周,看着自己被无边的黑暗包裹着,我渐渐明白,原来这就是独孤,这就是孤立无援的感觉。我傻杵了几分钟,最后不得不照一下公告,背下一部分内容,然后写早备忘录里,再照、再背、再写,如此循环,终于记下了考试信息。
在没有考试的时候,我独自待在房间里,趴在窗台上,看着外面的风景和人群发呆,有时会突然想起来自己已经好久没有说话了,就自己说一句然后答一句,因为我怕再不说话,就不会说话了。
但正是这种孤立无援的经历,让我在逆境中独自摸爬滚打,也让我在无形中不断地成熟,变得更加坚强。
一年后,大学报到的第一天,我背着书包、右手推着行李箱、左手拎着一袋衣物,独自来到学校。我依然没有让父母陪我去学校,因为仿佛经历了艺考之后,自己已经习惯也已不再害怕独来独往。
尽管第一年的时候有许多自己不喜欢但还是要去上的课,身边也没有一个能够交心的朋友,那种曾经的孤独感又油然而生,但那时的我已能坦然地接受,能妥善去处理这种孤独,尽量地平衡自己的情绪,照顾好自己的生活。
后来,当我看到身边那些平时无忧无虑的同龄人真正遇到问题时的做法后,不禁因为他们的幼稚而感到诧异——这件事明摆着就应该这样做不是吗?如果按照他的做法岂不是会造成这样那样的后果?他难道想不到这一系列的问题吗?
那时的我才慢慢发现,原来那段孤立无援的时光里,陪我走过来的,不仅是满满的孤独,还有满满的成熟,原来我在艺考这条泥泞的路上艰难地前行的时候,孤独和成熟也在不断地转化着,倘若我被孤独吞噬了意志,那么这条路上始终都充斥着孤独;倘若我能在孤独中保持清醒的意识,不断去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那么当我走完这条路时,我已比别人提早成熟了好几年,并且在此期间学到的一切,都能够让我受益终身,能够让我在和同龄人遇到同一个问题的时,作出更快更好的反应,少走弯路、少花冤枉力气,这都是那段孤独的时光赠予我的厚礼——成熟。
现在再回想起来,我不禁深深地怀念那段孤独的艺考时光,亦在心里为它留出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因为那是完全依靠自己的坚持和摸索而换来的孤立无援的成熟。
该作品正在参加“我的青春有点料”全国征文大赛,长按识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为这篇作品投票打call!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转发或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