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小说是个什么东西
网文它一个重要的特点与传统文学的区别,通常说的爽。爽这个字,以后你们慎用。因为我们所有的关于写作的基础知识里面,都没有爽或者爽点这些词,我们所有的课程里面没有爽点,我们讲的是什么?叫趣味性。所有我们写的网文小说,它最重要的是趣味性。传统文学最重要的是社会意义。网文这点是非常弱的。当然我们也要传递正能量,写的小说,主角负面情绪不能太重。做任何事情都要站在道德的至高点。这样的话,才会被社会所接受。
小说,不管是网络小说还是传统文学,共同点,小说的三大性质。小说的三大性质是什么?讲述性、完整性和顺序性。
一本真正称得上小说的文章,标准很多。总结出来就是:“看得进、记得住、讲得出”。
我们写小说写得好不好,其实你自己就可以检查的出来。写完了以后自己去读一遍,然后丢开,自己再讲一遍,讲的还是那个故事,但是分段、用词、语句、语调完全不一样。就像我们看了一本射雕英雄传,然后跟同学朋友去交流的时候,同样的故事,你讲一百遍分段用词都不会重复,这就叫讲得出。经得住这样讲的故事才是好故事,经得住讲的小说才是好的小说。因此,小说的第一个性质就是讲述性。
我们现在写小说有一个误区,就是讲述性的弱化,小说中的场景,大量的使用了镜头式的表现方式。通俗的讲,就是好像我们看电影看电视一样,一个镜头一个镜头,一个画面接着一个画面的放给读者看。交流群喜欢看图说话,这个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对我们写小说,我们既要学习这个手法,又要区分这个手法。镜头式的表现方式好不好?这个我们只能说还好。因为镜头式的表现方式,是在我们小说传统的民间故事之后的,它是一种社会的进步,这种方式我们用于打斗、恋爱、炼丹、练气这些场景非常合适。但是如果用于剧情推进的话,就不是那么给力了。为什么不那么给力?因为我们看画面,画面不会告诉你,这幅画表达的是什么,这个是需要读者自己去猜的。假设一个画面,比如一座断桥,一个男青年在那里钓鱼,这个画面我们不知道他是真的钓鱼还是伪装要伏击某个人呢,还是假装镇定的在那里等自己的恋人呢?我们不知道,要你自己去解读。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使用讲述性的语言,直截了当的告诉读者,他其实在那里练功。大量使用讲述性语言的地方,一般用在过渡章节、开篇、结尾的段落。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明白讲述性的写手的话,他在详略性方面一定会出问题的。这个在详略里面再讲。
第二个性质,完整性。拿情节来说,什么才是完整性的情节。什么才叫完整性的情节?
首先我们要分清楚什么是情节。有两大类。行动型的情节和决定型的情节。
行动型的情节,有开端发展结局。比如说,一个人要去复仇,男频的玄幻文,他拎着一把刀就去找仇人,找到仇人经过一翻打斗将他杀掉了,这就行动式的。他去复仇这个行动得到一个结果,那么这个故事就完整了。
决定型情节。比如说一个姑娘很纠结,她同时喜欢两三个男人,她为了在三个同时交往的人中选择一个她决定要跟谁的话。她就会做一些事情,跟这个打个电话,跟那个吃个饭,然后看看他的反应,最后决定她选哪一个。具体怎么选的,选了之后两个人怎么过日子,都不写,只写她选谁,下了这个决定。这个情节就完整了,这就是决定型情节。《雪山飞狐》里面,胡斐跟苗人凤在雪峰上打斗,在一块凸出的岩石上,他那一刀斩下去,苗人凤死,不斩下去两个人都要摔下去,两个人都要死。你说斩还是不斩?这个是半个完整性的,实际上金庸写到这里的时候,他已经写不下去,任何决定都会伤读者,所以它不是完整的,开放性的。这个是非常少见的。我们一般讲的完整性的情节有两种,一个叫行动型的情节,一个叫决定型的情节。
第三个性质,顺序性。
顺序性的体现,我们讲大的方面是时间轴,小的是语句的先后顺序,至少在我们认知的这个世界里面,任何事情都是有先后顺序的,前面的不发生后面的就一定不能发生。
穿越打破了这个时间顺序,但是没有人写穿越之后还拿着月光宝盒反复倒带,倒到自己满意为止。只有《大话西游》例外,当年做的时候还很失败,成为经典是很多年之后的事情。在网文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谁拿着月光宝盒随便穿去重复一个故事的。
时间轴写作的时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开书准备最后做的一件事情是把时间轴写好。时间轴写好以后你就可以动笔了,这个在以后备书的时候专门讲。小的方面就是语句的先后顺序,就是表达,表达的顺序性我们又分为视角、时间、空间三个。展现故事的顺序,时间性就是所有动作发生的合理性。空间性就是所有动作的结果,一个合理性。
顺序性体现在任何地方,为什么有的人讲文笔的时候,六十分及格,达到这个及格分的才谈得上来写小说。达不到六十分的,要回去重新去学顺序性。
我们讲的小说的三个性质,讲述性、完整性和顺序性。你得文要达到这三个标准,才勉强有资格说你写的是小说。不然的话,也就是在写作文,老师可以给你打三十分或者五十分。
小说,不管是网络小说还是传统文学,共同点,小说的三大性质。小说的三大性质是什么?讲述性、完整性和顺序性。
一本真正称得上小说的文章,标准很多。总结出来就是:“看得进、记得住、讲得出”。
我们写小说写得好不好,其实你自己就可以检查的出来。写完了以后自己去读一遍,然后丢开,自己再讲一遍,讲的还是那个故事,但是分段、用词、语句、语调完全不一样。就像我们看了一本射雕英雄传,然后跟同学朋友去交流的时候,同样的故事,你讲一百遍分段用词都不会重复,这就叫讲得出。经得住这样讲的故事才是好故事,经得住讲的小说才是好的小说。因此,小说的第一个性质就是讲述性。
我们现在写小说有一个误区,就是讲述性的弱化,小说中的场景,大量的使用了镜头式的表现方式。通俗的讲,就是好像我们看电影看电视一样,一个镜头一个镜头,一个画面接着一个画面的放给读者看。交流群喜欢看图说话,这个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对我们写小说,我们既要学习这个手法,又要区分这个手法。镜头式的表现方式好不好?这个我们只能说还好。因为镜头式的表现方式,是在我们小说传统的民间故事之后的,它是一种社会的进步,这种方式我们用于打斗、恋爱、炼丹、练气这些场景非常合适。但是如果用于剧情推进的话,就不是那么给力了。为什么不那么给力?因为我们看画面,画面不会告诉你,这幅画表达的是什么,这个是需要读者自己去猜的。假设一个画面,比如一座断桥,一个男青年在那里钓鱼,这个画面我们不知道他是真的钓鱼还是伪装要伏击某个人呢,还是假装镇定的在那里等自己的恋人呢?我们不知道,要你自己去解读。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使用讲述性的语言,直截了当的告诉读者,他其实在那里练功。大量使用讲述性语言的地方,一般用在过渡章节、开篇、结尾的段落。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明白讲述性的写手的话,他在详略性方面一定会出问题的。这个在详略里面再讲。
第二个性质,完整性。拿情节来说,什么才是完整性的情节。什么才叫完整性的情节?
首先我们要分清楚什么是情节。有两大类。行动型的情节和决定型的情节。
行动型的情节,有开端发展结局。比如说,一个人要去复仇,男频的玄幻文,他拎着一把刀就去找仇人,找到仇人经过一翻打斗将他杀掉了,这就行动式的。他去复仇这个行动得到一个结果,那么这个故事就完整了。
决定型情节。比如说一个姑娘很纠结,她同时喜欢两三个男人,她为了在三个同时交往的人中选择一个她决定要跟谁的话。她就会做一些事情,跟这个打个电话,跟那个吃个饭,然后看看他的反应,最后决定她选哪一个。具体怎么选的,选了之后两个人怎么过日子,都不写,只写她选谁,下了这个决定。这个情节就完整了,这就是决定型情节。《雪山飞狐》里面,胡斐跟苗人凤在雪峰上打斗,在一块凸出的岩石上,他那一刀斩下去,苗人凤死,不斩下去两个人都要摔下去,两个人都要死。你说斩还是不斩?这个是半个完整性的,实际上金庸写到这里的时候,他已经写不下去,任何决定都会伤读者,所以它不是完整的,开放性的。这个是非常少见的。我们一般讲的完整性的情节有两种,一个叫行动型的情节,一个叫决定型的情节。
第三个性质,顺序性。
顺序性的体现,我们讲大的方面是时间轴,小的是语句的先后顺序,至少在我们认知的这个世界里面,任何事情都是有先后顺序的,前面的不发生后面的就一定不能发生。
穿越打破了这个时间顺序,但是没有人写穿越之后还拿着月光宝盒反复倒带,倒到自己满意为止。只有《大话西游》例外,当年做的时候还很失败,成为经典是很多年之后的事情。在网文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谁拿着月光宝盒随便穿去重复一个故事的。
时间轴写作的时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开书准备最后做的一件事情是把时间轴写好。时间轴写好以后你就可以动笔了,这个在以后备书的时候专门讲。小的方面就是语句的先后顺序,就是表达,表达的顺序性我们又分为视角、时间、空间三个。展现故事的顺序,时间性就是所有动作发生的合理性。空间性就是所有动作的结果,一个合理性。
顺序性体现在任何地方,为什么有的人讲文笔的时候,六十分及格,达到这个及格分的才谈得上来写小说。达不到六十分的,要回去重新去学顺序性。
我们讲的小说的三个性质,讲述性、完整性和顺序性。你得文要达到这三个标准,才勉强有资格说你写的是小说。不然的话,也就是在写作文,老师可以给你打三十分或者五十分。
1